2024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
发布时间:2024-04-24 来源: 浏览量:1283
| 选题编号 | 选题内容 | 
| A.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| |
| A01 |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、标准、实现路径和监测指标研究 | 
| A02 | 新修订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》实施研究 | 
| A03 | 新修订《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》实施研究 | 
| A04 | 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发展研究 | 
| A05 |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研究 | 
| A06 |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匹配研究 | 
| A07 | 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发展匹配研究 | 
| A08 | 职业教育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研究 | 
| A09 | 职业教育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 | 
| A10 | “黄河文化、黄河精神”进课堂研究 | 
| A11 |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研究 | 
| A12 | 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研究 | 
| A13 | 职业教育全环境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| 
| A14 | 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研究 | 
| A15 | 绿色技能培养与发展研究 | 
| A16 | 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研究 | 
| A17 | 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研究 | 
| A18 | 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与综合改革研究 | 
| A19 | 职业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 | 
| A20 |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研究 | 
| A21 | 职业教育集团实体化运作模式与机制研究 | 
| A22 |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研究 | 
| A23 | 股份制、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研究 | 
| A24 | 公司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体制机制研究 | 
| A25 | 体现“世赛”理念、开放式、普及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制研究 | 
| A26 | 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| 
| A27 | 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、传承与创新的研究 | 
| A28 | 职业院校文化(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公司文化融入)建设研究 | 
| A29 |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研究 | 
| A30 | “职教高考”制度改革研究 | 
| 选题编号 | 选题内容 | 
| A31 | 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研究 | 
| A32 | 职业教育国际化研究 | 
| A33 | 职业教育班墨学院建设研究 | 
| A34 | 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研究 | 
| A35 | 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| 
| A36 |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| 
| A37 | 职业教育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研究 | 
| A38 | 其他同类研究 | 
| B.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| |
| B01 | 德技并修、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研究 | 
| B02 | 工匠精神培育和齐鲁工匠、大国工匠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| 
| B03 | 职业教育专业能力标准开发研究 | 
| B04 | 满足不同生源需求的多种培养模式的研究 | 
| B05 | 职业教育分层次培养模式研究 | 
| B06 | 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机制研究 | 
| B07 |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| 
| B08 | 职业院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| 
| B09 |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协同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 | 
| B10 | 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学生研究 | 
| B11 | 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分互认、学籍互转研究 | 
| B12 | 校校、校地、校企、校院(所)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| 
| B13 | 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对接行业技术规范(标准)、职业标准的有效模式研究 | 
| B14 | 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| 
| B15 | 职业教育弹性学制、学习成果认证和“学分银行”制度的实施研究 | 
| B16 | 基于能力标准的普通教育、职业教育、继续教育间学习成果的认定、学分积累和转换 研究 | 
| B17 | 现场工程师培养研究 | 
| B18 |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| 
| B19 |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的研究与实践 | 
| B20 |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| 
| B21 | 高职本科专业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| 
| B22 | 其他同类研究 | 
| C.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 | |
| C01 |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研究 | 
| C02 | 职业教育“大思政课”改革研究 | 
| C03 | 职业教育视野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研究 | 
| C04 |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研究 | 
| C05 |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| 
| 选题编号 | 选题内容 | 
| C06 | 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(群)建设的实践研究 | 
| C07 |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升级改造研究 | 
| C08 | 职业院校专业考核与评价研究 | 
| C09 | 职业院校专业认证、质量评价、预警调控机制研究 | 
| C10 | 学分制背景下的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| 
| C11 | 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建设与研究 | 
| C12 | 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 | 
| C13 | 基于典型工作项目的中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研究 | 
| C14 | 职业院校活页式、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研究 | 
| C15 | 专业教学标准、课程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| 
| C16 | 职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| 
| C17 | 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| 
| C18 | 职业院校公共文化素质教育平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| 
| C19 | 职业院校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创建研究 | 
| C20 |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路径和使用研究 | 
| C21 |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研究 | 
| C22 | 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| 
| C23 |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研究 | 
| C24 | 基于模块化教学改革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研究 | 
| C25 | 基于产业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重构研究 | 
| C26 |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 | 
| C27 | 其他同类研究 | 
| D.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| |
| D01 | 职业教育推进“叁教”改革研究 | 
| D02 |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 | 
| D03 |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研究 | 
| D04 | 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功能的阐释与实践研究 | 
| D05 | 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| 
| D06 | 信息化条件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| 
| D07 | 职业教育课程及课程内容更新机制的实践研究 | 
| D08 | 职业学校课程目标的多因素分析研究 | 
| D09 | 真实应用驱动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应用研究 | 
| D10 | 职业院校基于云技术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| 
| D11 | 职业院校活力课堂建设研究 | 
| D12 |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| 
| D13 | 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引进、转化与应用模式研究 | 
| D14 | 信息化条件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| 
| D15 |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教学模式重构研究 | 
| 选题编号 | 选题内容 | 
| D16 |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研究 | 
| D17 | 职业教育推进课堂革命的实践研究 | 
| D18 |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实践研究 | 
| D19 | 职业教育模块化、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| 
| D20 | 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 | 
| D21 | 其他同类研究 | 
| E.实践教学改革 | |
| E01 | 共享性的大型智能(仿真)实习实训基地建设、运行及管理研究 | 
| E02 | 校企共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研究 | 
| E03 | 实训基地建设、管理、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研究 | 
| E04 | 职业院校工程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建设研究 | 
| E05 | 职业院校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及管理研究 | 
| E06 | 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| 
| E07 | 职业院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研究 | 
| E08 | 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| 
| E09 | 职业培训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| 
| E10 | 实习实训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| 
| E11 | 学生岗位实习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| 
| E12 | 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| 
| E13 | 职业院校实践基地文化建设研究 | 
| E14 | 职业院校“校中厂”“厂中校”运行实践研究 | 
| E15 | 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机制与办法研究 | 
| E16 | 专业岗位实习标准与制度体系研究 | 
| E17 | 职业院校技术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| 
| E18 | 职业院校专业综合性实训项目开发研究 | 
| E19 |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开发与建设研究 | 
| E20 | 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研究 | 
| E21 | 其他同类研究 | 
| F.师资队伍建设 | |
| F01 | 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和路径研究 | 
| F02 | 教师教学发展、教学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设研究 | 
| F03 | 职业院校教师评聘及管理制度的改革研究 | 
| F04 | 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及管理制度研究 | 
| F05 | 职业院校教师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| 
| F06 | 校企共建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践研究 | 
| F07 | 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| 
| F08 |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| 
| F09 |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建设研究 | 
| 选题编号 | 选题内容 | 
| F10 | 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| 
| F11 | 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研究 | 
| F12 | 教师队伍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| 
| F13 | 教学名师成长机制与培养模式研究 | 
| F14 | 青年教师成长与培养研究 | 
| F15 | 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示范效应研究 | 
| F16 | 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| 
| F17 |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| 
| F18 | 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培养模式研究 | 
| F19 | 区域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建设研究 | 
| F20 |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师团队培养路径研究 | 
| F21 | 职业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研究 | 
| F22 |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究 | 
| F23 | 职业院校教师绩效激励机制研究 | 
| F24 | 其他同类研究 | 
| G.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| |
| G01 | 职业院校校际课程互选、学分互认机制的实施研究 | 
| G02 | 职业院校完全学分制实施研究 | 
| G03 | 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| 
| G04 | 职业院校内部质量证体系建设与诊改机制研究 | 
| G05 | 新时代基于类型特征的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研究 | 
| G06 | 行业协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制度研究 | 
| G07 |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及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| 
| G08 | 职业教育制度执行监管机制研究 | 
| G09 |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| 
| G10 | 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| 
| G11 |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研究 | 
| G12 | 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 | 
| G13 | 应用科研促进教学改革研究 | 
| G14 | 职业院校学生能力增值性评价研究 | 
| G15 | 其他同类研究 | 
| H.职业教育数字化研究 | |
| H01 |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未来发展的目标、途径及趋势研究 | 
| H02 | 职业院校教师能力大赛对教育信息化提升的分析与研究 | 
| H03 |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规范与标准、共建与共享机制研究 | 
| H04 | 职业院校智能校园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| 
| H05 | 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在职业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| 
| H06 | 信息化技术对职业教育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| 
| 选题编号 | 选题内容 | 
| H07 |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影响分析与研究 | 
| H08 |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专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| 
| H09 | 数字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| 
| H10 |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评价改革研究 | 
| H11 | 数字赋能职业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| 
| H12 | 数字化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学习特征分析及学习行为研究 | 
| H13 | 职业教育智能化教学研究 | 
| I.其他 | |
| I01 | 
 | 
| I02 | …… | 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